“蔬香绿野”寻春迹 “清明研学”话农事|焦点日报
“寒食枣团店,春低杨柳枝。”清明将至,又是一个青团飘香的时节。为重温清明习俗,传承传统文化,绵阳市实验小学组织少先队员们走进涪城区蔬香绿野主题公园,开展清明踏青活动。
蔬香绿野主题公园,是绵阳市涪城区三大农业主题公园之一。实小学子在大队辅导员易虹宇老师的带领下,开始了生动活泼、亲近自然、继承传统的踏青、做青团活动。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孩子们走进芦笋基地,了解芦笋的生长过程;大家在基地认识艾草,采摘艾叶,制作青团,充分感受清明这个传统节日的文化魅力,既培养孩子们的爱农情怀,也让优良的传统文化得以传承。
活动开始,少先队辅导员易老师首先向孩子们提出了问题:“你认识艾草吗?知道它喜欢长在什么地方吗?”孩子们纷纷摇头。
随即,老师耐心指导孩子们认识艾草,指点他们在哪里寻找艾草后,孩子们开始寻找艾草。
大家走在田地间,仔细的寻找,在春光的沐浴下,充分亲近自然,感受时节的美好,接受自然的馈赠。
随后的做青团活动更是激发了孩子们极大的兴趣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易老师告诉孩子们:青团又名“艾糍”,自古是祭祀供品,逐渐演化为一道清明节传统的小吃。
清明前后,人们采下鲜嫩的艾叶,将其和蒸熟后的粳米或糯米拌在一起舂成米膏,在中间包些用豆沙或者芝麻做的馅,团成一个个绿绿的小粑粑放进锅里蒸熟,这就是青团。
听了讲解,孩子们对中华民族先人们了解自然、亲近自然、顺应自然、利用自然的智慧十分敬慕,也对做青团充满了期待。
正式开始做青团,大家分工合作。“面团揉捏成花苞状,再把豆沙加在里面,捏住封口,揉搓均匀”,在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学得有模有样,不一会儿,一个个新鲜可爱的青团在孩子们手中诞生。碧绿光滑的团子跃然手上,大家对于自己亲手做的青团非常满意。
十分钟后,色泽光亮、气味清香的青团便新鲜出锅了。大家欢聚在一起,品尝着自己亲手制作的美食,谈论着今天的收获,春天的气息环绕在欢声笑语之中。
“清明时节春风暖”,这次踏春活动,孩子们不仅亲近了自然,感受了春日美好,师生也通过做青团,体验了中华传统的魅力,大家传承着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立志播散新时代的文明新风。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