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爆发增长故事讲完之后,阿里京东唯品会冀望自营构建循环生态
鞭牛士报道 在一路狂奔十多年之后,电商们都隐约看到了矗立在前方的那堵墙。
网购渗透率和线上流量双双见顶,用户爆发增长的故事将要翻页,GMV也不再是唯一焦点。被“困”在当下的电商们,急切地寻找突围的方向。
对用户与品牌的精准运营或是一个出口。向上游,建设与品牌商共舞的生态;向下游,深耕用户从而形成更强的黏性与复购率。而天生与这两个生态相契合的自营电商模式,其价值也因此被重新定义。
3月10日,京东发布的财报显示,自营业务方面,Q4创下2021年最高,收入2347亿元,25000多个品牌的新品成交额同比增长实现翻番。另一大自营电商唯品会则在用户深度运营方面颇具心得,2021全年核心SVIP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50%。这无一例外体现了自营电商在服务品牌与用户方面的强大优势。即使是平台型电商的信奉者阿里巴巴,也相继推出天猫超市、猫享等业态,向自营之路转身。
硝烟弥漫的争夺战在未来将不再是时代的主题,拓宽拓深各自的护城河才是谁能走得更远的关键:立足自营,阿里发力拓展品牌种类,京东致力于提升供应链效率,唯品会聚集大牌的折扣。无论哪种方向,都昭示着电商们发力重心从流量的争夺,转到了构建“品牌—电商—用户”紧密依存、共生共赢的生态上来。
穿越周期的答案
在过去的十多年间,电商们的增长故事得益于网购群体的不断扩大。
但时至今日,用户增长已经不再是电商最宽广的护城河。权威机构给出数据显示, 2020年,我国网购的渗透率已经超过80%,位居世界前列。国内网购用户的增长已经接近天花板,以用户增长带动订单增长的方式走到尽头。
电商们都在寻找穿越周期的方法。深耕国内用户群体成了他们最重要的选择,大家都在试图构建一种生态:用户信任感、复购率、依赖度逐级提升;核心用户在整个用户群体中占比越来越高;良好的用户体验带来订单量上升和平均履约成本下降,电商也由此在用户规模逐渐见顶的情况下,在营收、利润方面依然能保持稳定增速。
这几乎是穿越漫长周期、等待下一风口的唯一通道。
自营电商与平台电商长达十年的论战于是有了一个更符合当前时代的结论:从提升用户体验、完善用户生态的角度看,显然自营电商在品控、物流、服务用户等方面优势巨大。
过去十年间,模式更轻的平台型电商一度是主流的选择。但在当下,越来越多的用户甚至愿意为了品质与服务而付出溢价时,自营电商曾经的劣势——在供应链、品控、服务上的高额投入,瞬间翻转成为其独具的优势。
为用户提供优质服务被视为增长之匙
京东与唯品会是时代的先驱者与受益者,京东以自营为主,自建物流,多年来在用户心中早已树立起品质与效率的心智。唯品会选择品牌特卖,在品控和价格两方面扩展优势,一项数据显示,其用户的复购率高达90%
关键词: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