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团直播,慢工出细活

来源:电商头条 2022-04-26 09:26:48

来源:电商头条

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甚至异化,让我意识到,这种传统的以规模和效率为主要导向的竞争,是有其不可避免的问题的。——黄峥

加码电商之后,美团冲向直播间

这年头还有哪家互联网大厂没有直播业务?直播早成了互联网大厂标配。

就连老妈的手机里都塞着不下五个带直播功能的 APP。

不出所料,在加码电商之后,美团也杀入直播领域。真正让人疑惑的是,美团是不是来得有点晚?

近日,美团上线了一款名为" 美团直播助手 "的 APP,据悉,这是美团官方为商家和达人提供的免费直播工具,目前这款产品主要服务于美团各业务商家,普通消费者还不能使用。

经过简单体验之后发现,这款产品的带货品类十分丰富,从外卖酒旅、到电商团购,几乎覆盖了美团现有的所有业务形态,可以帮助商家实现轻松卖货。

基于此,很多人认为,这款 APP 标志着美团正式踏入直播电商领域,将要和阿里、抖音、快手等直播界大佬掰一掰手腕。

但其实,这款直播助手其实是帮助商家简化流程,实现随时开播,是一个纯工具型 APP。

而且美团的直播业务早已有之,并不是最近才开始的。

早在两年前,美团就举办过一场名为 " 一千零一夜 " 的旅行直播专场,在第三期直播活动中,美团共吸引了 570 万人围观,在第五期活动中,美团更是拿下 1200 万元 GMV 的好成绩。

再加上此次推出的 " 美团直播助手 "APP,可以说,美团在直播领域的布局一点也不少。但是从结果来看,直播的效果一直不温不火。

以小程序 " 美团 Mlive 直播 " 为例,定位在深圳,置顶的商家直播观看人数只有不到四百人,小黄车中带货的产品销量也没有达到三位数。

而这,就是美团直播不温不火的关键所在,相比其他平台,美团直播显得有点佛系。

因为在美团主 APP 中缺乏一个中心化的直播平台,现有的直播业态是分散性的商家自播,并且主要目的也并不是引流,而用来宣传、交流和沟通。

这就导致很多人不知道美团的直播业务,并且这种模式和传统的直播电商完全不同,可以说,美团对待直播的态度,是把直播当做商家运营工具来使用,而不是 " 流量制造机 "。

在美团默默耕耘的背后,直播电商极为火热,据此前媒体报道,2021 年抖音直播电商宽口径 GMV 达到 10000 亿;快手电商 GMV 也达到 6800 亿元,同比增长接近 80%。

面对这样的增长速度,很难有巨头不心动。而略显佛系的美团," 只取一瓢饮 "。

王兴,破解美团焦虑症

" 永远别在饿着肚子时逛超市!"

因为身体的现状会影响你的判断,对于一个企业来说也是如此,在面临 " 挨饿 " 的极端情况时,做决定更要小心。

美团,可以说是深谙这个道理!

今年三月底,美团发布 2021 年财报,数据显示,2021 年美团净亏损 156 亿元。其中,Q4 配送服务的成本就达到 183 亿元,却只换来 143 亿的营收,王兴自己都承认外卖配送 " 每单亏一元人民币 "。

新业务还没崛起,老业务也没守住,美团的焦虑症即将爆发。

在这样的艰难情况下,如何冷静客观地布局未来,对美团、对王兴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考验。

峰回路转之际,美团选择放慢速度和断尾求生,来缓解焦虑。

先说重要性极高,但亏损也巨多的社区团购业务,4 月 21 日,美团优选发布公告,关闭部分地区站点,据媒体统计,此次撤退的地区为西北四省,原因是运营成本太高。

与此同时,在江浙沪等经济较发达地区,美团的社区生鲜业务还在不停招人,简单来说就是淘汰落后地区站点,发力优势地区。

美团优选大撤退,下了一步好棋!

那就是抓住直播的本质属性,把直播当作纯工具来使用。对于别的平台来说,直播电商意味着引流,意味着迅速转化、变现。而对于美团来说,直播的目的是留存。

据此前媒体报道,美团直播助手的推出,更多是为了满足商家在疫情期间的需求," 堂食客户少了,很多人选择点外卖等等,因此,商家迫切希望能在多个平台把核心客户维护起来,避免流失。"

直播只是一个渠道,对于美团来说,这个渠道不是为了引流,而是为了更好的沟通和即时可得的信息。那流量怎么办呢?

并且对于流量这回事儿,美团决定把专业的事情交给专业的 " 人 " 来做。

比如最近推出的美团极速版 APP,箭头直指低线用户流量;去年底,美团还与和快手展开合作,这项战略便是希望通过快手的流量优势为美团引流。

未来,美团直播会不会走向中心化直播电商的路线,直面抖音、淘宝等竞争对手呢?我们还不知道。

但在面临巨大营收压力的背景下,美团没有被焦虑症影响,反而不失理智,稳扎稳打。

不得不承认,王兴太通透了!

慢即是快,巨头押注长期主义

" 欲速则不达。"

这句成语在近几年的电商市场中不断应验。

二手车电商大战、社区团购大战、短视频直播大战等等,这些业务都是追求速度,追求规模的典范。

但是众多社区团购平台的撤退、除抖音快手视频号之外的短视频玩家销声匿迹、二手车电商的集体亏损等等案例,都让我们意识到,单纯追求速度、追求规模的互联网打法,已经失效了。

" 少即是多,慢即是快。" 这种辩证性的长期主义路线,渐渐成为新时代的电商节奏。

除了美团转向长期主义路线之外,各大巨头们,都开始有意识的收缩新业务的扩张速度,加固主营业务的 " 大坝 " 宽度。

原因很简单,因为时代变了,高增长已经消失,与其盲目扩张,不如聚焦一点。

2021 年 3 月 17 日,拼多多创始人黄峥发公开信,宣布辞任董事长,在信中他这样写道," 行业竞争的日益激烈甚至异化,让我意识到,这种传统的以规模和效率为主要导向的竞争,是有其不可避免的问题的。"

一年后,各大平台都意识到了这个 " 不可避免的问题 ",黄峥退位后,打算在更底层、根本的问题上采取行动,去核心科技和基础理论上找答案。

而在 " 答案 " 来临之前,慢一点,专注一点,成了最稳妥的解法。

关键词: 慢工出细活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