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民:石油可能会上涨至140美元,锂的价格或将上涨40倍

来源:财经杂志 2022-03-19 18:37:07

朱民认为国内经济增长的动力已发生根本性变化,5G、大数据、碳中和和绿色经济已成为新增长力量,GDP5.5%的目标是可以达到的,要抓住相关机会

3月18日,《财经》杂志、《财经智库》和沙特基础工业公司联合发布《全球经济信心指数》报告,并举办主题为“财经前沿——2022:全球经济复苏分化?”的论坛,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在论坛上发表了《走向滞胀2022之后的世界经济金融》的主题演讲,他表示,“乌克兰危机发生后的第一个影响是石油价格,石油价格走到140美金完全可能。”

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 朱民

朱民表示,石油危机把一个纯经济的,货币财政通货膨胀现象做实了,美国以及全球经济进入了一个高通胀低增长的时期,称之为“滞胀”。

我今天想给大家汇报的是,我最近对全球经济金融一些变化的观察。我现在能看的很有限,对于未来的经济走势,特别是乌克兰危机以后,各种各样的观点,各种各样的判断,大家都是很不一样的,我只是其中的一个小小的观点,来参加这个讨论,供大家批评。我的题目叫《走向滞胀2022之后的世界经济金融》。我看的稍微长一点,为什么?因为2022年一定是一个巨大的波动,博弈的、不确定的一年,这一年要做出一个比较明确的分析比较困难,但从现在的情况来说,我个人的观察,2022年以后的趋势还是可以看到。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现在是几件事叠加,疫情在缓解,同时又在不断转移,所以疫情还在,还是我们需要关注的一件事。这是第一个不确定性。大规模政府的宏观刺激,加上地缘政治等等的波动,引起供应链的变化,需求旺盛,供给不足引起的通货膨胀上升,这是我们面临的第二个大的基本的波动面。当整个通胀上升的时候,大家能看到的是美联储加息,美联储虽然已经落在后面了,用我的语言来说,前一阶段暧昧,但也动了。基本上这三个不确定性在那里了,现在有一个乌克兰危机,它最直接的冲击就是能源。现在看来,对能源的影响,从能源的价格波动来看是很大的,而且不是个短期,而是个长期的过程。能源的波动和价格的上升会在未来延续好几年,这个能源冲击又是今天面临的很大的不确定性。

与此同时,第五个不确定性是当整个疫情的宏观刺激接近尾声,政府已经没有空间进一步刺激,经济增长自然下滑,又是在这个下滑的趋势下,这几件事在一起,2022年以后的世界经济金融下滑和波动都是题中应有之义。我们需要进一步观察的是下滑的幅度以及波动的幅度,当然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因素产生。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们回看1970年,60年代、70年代开始的通货膨胀,那是典型的财政扩张+货币超发,其实已经开始采取行动,包括美国政府,冻结价格非常强烈的措施,刚刚要稳定的时候石油危机发生了。石油危机把一个纯经济的货币的财政通货膨胀现象做实了,所以美国以及全球经济进入了一个高通胀低增长的时期,称之为“滞胀”。

其实在乌克兰危机之前,关于通胀还有很多争议,当然今天也还有很多争议,通胀现在已经起来了,是不是已经稳住了?包括美联储在内通胀在一到两年之内会消失,是可以控制住的,因为总需求,特别是总供给的结构发生变化的话。历史经常重演,能源危机出现了,而且能源危机出现价格上升的幅度,可见的持续性如此之巨大,这是70年代的一个特别典型的回放,当然细节肯定不一样。从这个意义上来说,我的观察是世界经济在走向滞胀,所以我的题目是这么定的。

我把我的故事基本上讲完了,后面我用一些数据把情况给大家做一个简单的汇报。

关键词:

相关新闻